首页 -- >> 中青创家-- >> 媒体聚焦
APP下载

大国工匠话创新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对创新的向往”

发布时间:2017-12-12 05: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惠滢 李雅娟

  12月9日,在2017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现场四处巡游的鲁能智能特种机器人吸引人们的目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迪/摄

    12月8日,还不到开场时间,2017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的会场里就坐满了人,门口还有人排成两列纵队等待入场。会前循环播放的音乐里唱着,“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对创新的向往”“中国产业工人有力量”“匠人精神举世无双”……

  “广大职工群众勇立时代潮头,敢于突破创新,创造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等一个个中国奇迹乃至世界奇迹,充分释放出工人阶级的创业创新活力,铸造着新时代的‘中国引擎’。”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李守镇在论坛发言中指出,要着力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落地见效,切实解决产业工人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

  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国工匠以及工会和企业领导在论坛中都提到了一个落地的解决方案——为技术带头人组建工作室。工作室不但帮助技术带头人提高自己的能力,还能带出更多技能人才,实现技术的进步。

  工作室就是创新的沃土,带头人是种子

  1988年参加工作的朱洪斌从未改行,现在已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主管。今年,朱洪斌有件喜事,由他主持的创新项目“变压器潜伏性缺陷的油中气体检测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工人身份登上了国家科技的最高领奖台。

  “个人努力仅仅是创新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一个好的团队、一个好的机制,是出不了大成果的。对于我来说,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创新工作室的成立。”朱洪斌说。

  朱洪斌回忆,“工作室成立之前,创新工作天马行空,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偏好来,想到哪里干到哪里,成了、败了,不推广无总结,更谈不上计划性和系统性的创新,造成虽然小发明、小改造很多,但缺乏关联性,形成不了有规模效应的大成果。”

  2011年,公司成立了以朱洪斌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配备了人员、配套了资金、扩充了场地,整个团队一起梳理以往的成果,调研需求,制定工作室的发展方向和近远期计划。2014年,该工作室被江苏省总工会命名为首批“省示范性劳模工作室”,今年又被全总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在这样一个肥沃土壤中,朱洪斌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国网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系统的“大国工匠”,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7年度全国最美职工”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2月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结束后,发言和出席论坛的领导、劳动模范代表正在合影留念。实习生 段经琨/摄

  “我认为,工作室就是创新的肥沃土壤,劳模领衔人就是一粒种子,不但要自己开花,还必须生产更多的种子——培养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创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到实处。”

  朱洪斌是工作室的获益者,全国还有更多技术带头人受益于此。作为工作室的提供方,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10年起,就开始创建华隧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康安介绍,工作室有37名成员,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以盾构施工技术及研发为核心,围绕盾构工程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成果转换与运用、技术交流与培训。

  他们的工作室设有专门活动场所,制定工作室规章制度,配套有图型工作站,用于大型数据、3D模型处理、有限元分析等。该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共取得创新成果24项,成果转化率100%,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6项。

  创新工作室中的“传帮带”老传统

  在中国古代,手艺大都靠师徒相传,“师徒制”至今还被不少教育学者称许,他们认为其中既有技艺的传承、也传承着为人处事的好传统。这种古老的制度,如今在以技术带头人为引领的创新实验室中仍然发挥着促进作用。

  中建二局一公司582高检院工程项目总工杨洁,在这次论坛上特意谈了由她带头的“中建二局杨洁劳模创新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一直实行“导师带徒”和“传帮带”制度,杨洁要确保新入职员工得到“一对一”帮扶、“手把手”教导。不同于古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小心翼翼,杨洁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长期积累的技能和工作经验传授给青年员工,甚至手把手地教他们“绝技”。

  杨洁不仅分享自己的技能知识,还安排工作室成员轮流走上讲台,让大家现场讲授各自最“拿手”的新技术、新经验,促进创新经验共享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年员工迅速成长成才。

  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的机械钳工张雪松有着“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称号,他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大量高技能人才提供创新动力,而要把这些人才凝结成一个创新团队,就需要一个平台。

  该公司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这里也有个类似的“规矩”:以导师带徒活动为载体,签订带徒协议,制定带徒计划。几措并举,有几十名职工成长为技师、高级技师和创新能手。

  张雪松颇有感触:“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带动更多的工友学技术,练本领。才能使我们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只有带动更多的职工搞创新搞创造,我们企业的路才会越来越宽。”

  从国际标准执行者到制定者

  在创新的过程中,有些先行者已经走到世界前沿。

  李康安在演讲中介绍了华隧“四大发明”,其中有两项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世界首创的直径6.26米并联式泥水土压双模式盾构机和冷冻刀盘技术。

  李康安认为,这些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盾构施工技术的进步。

  钢丝绳制造工艺专家、高级工程师陆萍则参与起草了ISO 2408《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这是我国钢丝绳行业主导修订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实现了中国钢丝绳行业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工作零的突破。

  陆萍说,随着钢丝绳技术进步,过去制定的国际标准中,钢丝绳的品种、结构、规格、技术参数和产品性能的要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钢丝绳市场发展需要,给顾客和生产企业之间的沟通带来了诸多不便,又增加了经营贸易成本。

  在国际标准的修订过程中,陆萍和同事曾遇到不少困难——如何制定国际标准,他们在贵州省内没有经验可循,再加上语言差异、国际差异,更是障碍重重。但陆萍认为,“不能因为没有经验、以及修订标准难度大就望而却步。”

  在起草标准时,他们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钢丝绳的发展水平,大胆创新,增加了多种结构钢丝绳,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一种破断拉力试验方法,使标准更灵活适用;钢丝强度级上限从原来的2160扩展到2360,并增加了锌铝合金镀层,体现了技术进步和钢丝发展水平。

  这一国际标准出版发行后,“贵州制造”的钢绳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陆萍和同事们从“标准的执行者”变身“标准的制定者”。陆萍认为,这表明,中国在钢丝绳制造技术上真正有了国际“话语权”,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快速发展、国家地位得以提高的体现。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俊治在发言中讲到,职工技术创新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职工技术创新嵌入企业研发链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推动职工创新的新载体、新平台、新手段,建立健全以岗位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技术创新体系。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其人才集聚、集智创新、技能传承功能和示范带动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夯实群众基础。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