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中青创家-- >> 媒体聚焦
APP下载

孩子们为何那么有创造力

发布时间:2017-08-31 09:59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美] 艾利森·高普尼克 汤姆·格里菲思

  儿童和青少年具有压倒成人的创造力,其意义在于:面对严酷与真切的现实前,小家伙们可以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尽力去探索,这有助于新生的一代人改变世界。

  不久前的一天,4岁的奥吉听到祖父哀叹,“真希望做回孩子”。奥吉稍作思考,给出了一个建议:爷爷应该停止吃蔬菜。这其中蕴含着令人叫绝的逻辑:吃蔬菜让孩子成为强壮的大人,不吃蔬菜就可以逆转这一进程。

  任何孩子都有类似的故事。即使最具想象力的成人,也无法与小家伙们比拼创造力。

  产生不寻常想法的能力是如何随着年龄渐长而消逝的?它是不是从青春期开始枯萎?为了调查这些问题,我和同事们决定进行实验。

  我们找来几组参与者,其中有4至5岁的学龄前儿童、6至11岁的小学生、12至14岁的少年,再就是成年人。我们给参与者一台机器,它在以特定方式组合积木时会发亮。我们提供两种假设用来说明机器的运行原理。一种比较普通:个别积木可以让机器发亮,还有些不起作用。还有一种不寻常的解释:让机器发亮的是某些特定的组合。

  另一个场景同样存在两种解释:萨丽尝试了滑板,乔茜不愿玩踏板摩托。为什么?通常的解释是,萨丽和乔茜的个人特质决定了她们的行为,萨丽比乔茜更有胆量。还有一种不寻常但同样有道理的解释,即考虑到情境:滑板比摩托更安全。

  大多数成人会选择某一块积木和胆量的角度,给出最显而易见的解释。

  接下来我们加入了一点变化。参与者看到同样的场景,但获得了额外的事实,导致不寻常解释出现的几率大于寻常的解释。他们是继续选择寻常的解释,还是尝试新鲜的角度?

  在对机器的解释上,规律是清晰的。学龄前儿童更倾向于得出有创意的解释。学龄儿童的创意相对较少,到了青春期急剧下滑。青少年组和成年组选择平常解释的可能性最大。

  在社会性问题上却出现了另一种规律。学龄前儿童得出不寻常解释的几率依然比6岁儿童或成人高。可是,无论6岁儿童还是成年人,得出不寻常解释的可能性都低于青少年。

  为什么创造力总体上随着年龄增长下降?“年纪越大,知道的越多”在多数时候是种优势,但也会导致我们忽视那些有悖于既有认知的迹象,变得过于固守陈规。

  与此相关的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成年人偏重利用性思维,喜欢通过既有的知识迅速找到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要与已有的方案差不多。而探索型思维方式会尝试新的东西,可能促使我们得出不那么寻常的想法、不显见的解决方案。这可能意味着这类人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完全不可行的疯狂假设上,儿童和青少年都有这方面的倾向。

  这一理论也许可以解释:人类有格外漫长的童年和没完没了的青春期,大自然为什么要让我们经历如此漫长而无助的阶段,让长辈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

  答案就在于,童年与青春期是用来化解探索与利用的对立的。在面对严酷与真切的现实前,他们可以在人生的最初几个阶段尽力去探索。青少年可能不太关心实体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但会用心探索社会的组织方式。这也许有助于新生的一代人改变世界。

  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菀】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