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中青创家-- >> 头条
APP下载

资本寒冬的“过冬方法”

发布时间:2016-08-09 07:3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晨赫

    8月6日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也是立秋前北京最后一个炎热的夏日。然而,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黑马创交会上,参会的几百家企业却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寒冷”的话题——如何度过资本寒冬。

    “资本寒冬”是近两年投资圈常见的一个判断。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曾被业界一致看好的明星创业公司倒下,投资的风险不言而喻。然而,寒冬是否真正存在、如何度过当前局面等话题却始终争议不息。

    不要太在意估值,把钱先拿到手

    在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CEO陈宏看来,大环境并没有变得更差。中国的风投基金规模一直在扩大,“手里肯定有钱”。企业之所以感受到寒冬,是因为留给中小企业的钱更少了。

    “钱是有的,也投了出去,为什么还是感受到寒冬呢?”陈宏认为,这是因为钱集中投到几家公司去了。“蚂蚁金服拿了几十亿美元,滴滴快的拿了几十亿美元,留给众多中小企业的钱就少了”。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董事总经理邓峰认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说,2015年年底的时候,创业公司风投行业到了顶峰,2016年开始回归,不能说是寒冬,只是冷却下来了,估值也更加合理了。

    估值低了,花钱的地方却没少,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不要太在意估值,把钱拿到为主。”这是陈宏给融资企业CEO的一句大白话。因为他发现由于受中国经济之前高速增长的影响,不少企业只见过涨,没见过跌,所以创业者向投资人“开价”往往过高。

    陈宏举例解释了这个观点:如果企业开出1亿美元的估值,一个项目有20家投资人感兴趣,5家可能投。但如果企业开出两亿美元的估值,20家公司会被吓走一大半,这其中可能包括有意向投资的5家。如果只剩下一家真正愿意投资,那可能只剩下5000万估值了。

    对于企业来说,比估值更重要的,是保证公司运作有足够的现金支撑。

    陈宏说,很多公司有个认识误区,以为公司还剩下6个月的钱,才要融资。

    “这时候已经晚了。”陈宏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像飞机场一样长的跑道,飞机越大的时候需要的跑道就越长。投资人作决策花的时间较长,要看数据、建模型。如果算不好融资和运转的时间,即使是“独角兽”公司也可能会倒闭。

    不要想着投机赚快钱

    在盛景网联董事长彭志强看来,未来三五年,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增长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这是个“大风口、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彭志强列举了一组数据:在中国,B2B的投资仅占总投资的5%~10%,大多数基金对B2B的投资还比较少。然而,在美国,这个数字达到了40%;在以色列,这个数字更是接近90%。达晨创投算是B2B投资领域比较成功的,也是特别重视企业级服务的一家基金。但很多有名的基金,还是更多关注在B2C(Business to Customer)领域。

    达晨创投合伙人、“看见未来”B2B战略联盟秘书长傅仲宏认为,这个现象源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企业级服务发展程度低;二是企业和用户对于新方式、新思维接受度较高。

    作为投资人,傅仲宏却提醒自己用冷静的眼光看这个机会。他说,一些创业者还是用互联网创业时代的思维思考问题,认为可以投机赚快钱,导致行业出现了一些泡沫,这和B2B的游戏规则是相悖的。

    B2B和B2C玩法不同,这是被许多参会企业家不断重复的一句话。

    相比于B2C,B2B的特点首先在于发展周期长,要经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沉淀;B2B服务的重要因素在于服务价值本身而不是价格优势;B2B企业要同企业做深度沟通,除了互联网手段,更重要的是人际半径。

    因此,这决定了B2B有自己的投资逻辑。

    邓峰说,B2B行业虽然现在看起来热,机会也很多,但它跟B2C不一样,没有那种巨大的爆发力。“B2C基本上是赢者通吃,而B2B不行,B2B不是光靠一个技术就能成的,需要很多营销、客户关系,打进一个客户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

    邓峰说,一家B2B公司成长率不如B2C,是正常的。“如果成长率比B2C还好,我们作为投资人,反而会怀疑数字是不是真的。”

    多名投资人一致表示,B2B公司只要不断地往前走、不断地创新,客户关系会做得越来越扎实。成长虽然没那么快,但优势会很稳定。

    光靠钱砸不出繁荣

    在德必集团总裁贾波看来,从来没有所谓的资本寒冬,现状仅仅是发烧的资本回归到了相对理性的状态。“我们刚刚从硅谷回来,我看到的数据就是很多一模一样的企业,在中国的估值远远高于在美国、欧洲等很多地方,我觉得创业市场使得大家过度兴奋了”。

    陈宏提到了一个他不理解的现象:“很多年轻的员工大学刚毕业,就有专车司机接送,我觉得这跟经济规律不太符合啊,因为能坐这样专车的人应该是已经有成就的人,已经赚了很多钱、付得起钱的人。但现在这么年轻的人就享受这样的服务,怎么做到的?”

    陈宏自己解释道:“因为有补贴啊!”

    包括陈宏在内的多名企业家直言,补贴出来的需求不一定是真实的需求。当补贴不能持续的时候,企业就会遭到用户的抛弃。

    贾波说,一家企业可持续的生存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靠补贴烧钱烧出来的成功是个别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模仿的。有的企业靠充实的资金砸成功了,但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这是不可复制的。

    陈宏说,一家企业的CEO,不仅要懂得如何管理公司,更要学会管好资金和融资。尤其是当公司做到一两百亿的时候,要仔细研究企业财务如何运作。因为有些企业砸完钱是留不下任何东西的。

【责任编辑:于璧嘉】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