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中青创家-- >> 创业案例库
APP下载

企业国际化不是廉价劳动力配品牌

发布时间:2016-07-25 15: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郭永刚

  认为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配上品牌就是国际化,结果都失败了。

  8月9日举行的“2007百度世界大会”上,香港中文大学首席讲座教授郎咸平在分析一些国内企业国际化惨败的经历时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征途遇到很多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明白什么是国际化。”典型的案例就是明基收购西门子与TCL收购汤姆逊。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年初在央视《对话》节目录制现场评价TCL“兵败欧洲”时也承认,TCL选择国际化的战略没有错,但具体操作方面有可以斟酌的地方。

  当时没有人想到TCL会在欧洲惨败,并最终暂放弃欧洲业务。但在郎咸平看来,TCL兵败欧洲是一种必然。他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大问题不是科技、实力不够,而是中国企业的思维不够国际化。

  这个道理,李东生却用了近3年的实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搞明白。

  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并购

  在这次大会上,郎咸平向国内企业提出了两个问题:企业要问问自己凭什么能国际化?你觉得你最大的潜力在哪里?

  郎咸平研究发现,国内企业最大的问题还是国际化的思维比较僵化,不太理解什么是国际化。他提醒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不是一个简单的收购、合并、上市,或者是把国内的竞争力转移到国际化。

  郎咸平提出,每个行业不同,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也应该不同。

  世界著名营销咨询机构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主席科特勒表示,中国的产品世界各地都有,中国的创新也是国际化的,但是没有国际化的是中国的品牌,“这是因为中国的公司不知道怎样宣传他们的品牌”。

  科特勒建议,中国企业应向国外的一些著名品牌学习,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来建立自己的品牌、怎么来盈利的,然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的资本。

  按照国际化的视野思考

  明基、TCL在国际化道路上摔倒了。他们的教训,为后来者提了个醒。

  如何走好国际化之路,已成为百度必须立即解决的一大课题。

  百度CEO李彦宏说,他希望百度的务实和前瞻性可以让企业在全球市场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今年可以认为是百度的国际化元年。3月21日,百度上线了日文搜索的测试版,并承诺将在年底在日本发布正式版的搜索,推出更本地化的产品。

  “其实早在公司上市之初,我们就已经在考虑国际化战略。百度也一直在按照国际化的视野思考。”李彦宏说,国际化视野是在全球范围内跟同类别的企业进行比较,要和他们具备共同的视野和能力,同时要有本土化的策略和运营。

  李彦宏举例说,美国公司雇用关键人员基本上都要求他必须讲英语,但是百度在日本做搜索项目时,招聘的一些非常关键的员工可以不讲英语,也可以不讲中文,只要他会讲日语,了解日本市场就可以了。

  李彦宏对百度的国际化道路充满信心。其信心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百度在中国市场中培养的根据用户需求去开发产品的能力;另一个是百度通过强大的技术平台来释放新媒体的特性和潜力,这样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不同的地区和市场快速复制。

  英特尔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也认为,国际化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应不断加强,但是一定要在全球化的视野、战略策略下加强。

  国际化没有退路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条必须走的路。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表示,随着互联网的信息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化。全球化已经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怎么参与的问题。

  诺基亚中国区总裁赵科林认为,国际化的企业应有发达的技术革新和研发能力,能跟得上世界上的技术发展。

  “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国际化是必须的。”李彦宏说,百度必须要走出去,“如果不走出去,市场迟早在中国也会丧失”。

  今年二季度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百度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60%。

  “你的企业如果在一个市场表现良好,在其他的市场表现不良的话,说明企业健康是有问题的。”李彦宏进一步表示,任何一个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都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必须要跟世界上最强的公司去竞争。

  李彦宏认为,如果想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也是全球化的,而不是仅仅在某一个地区或国家。

【责任编辑:于璧嘉】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