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中青创家-- >> 创业案例库
APP下载

校办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与学校脱钩

经济学家呼吁高校不能一窝蜂建科技园区

发布时间:2016-06-08 10: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健

  针对我国校办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夏业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校办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

  夏业良:如果把小学、中学和大学所隶属的企业都称为校办企业的话,那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校办企业就已经诞生了。就大学校办企业来说,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第一批由高校兴办的科技企业陆续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校办企业也开始逐渐成长。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和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更是为其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让高校的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市场产品,政府鼓励高校办企业。很多校办企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一部分在同行业企业里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从后来长期的效果来看,依靠校办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并不很理想。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人为推动。

  近几年,校办企业的很多问题开始出现,校办企业在不是很主动的情况下,开始和学校脱离关系。目前,虽然作出了一些努力,但是企业和学校的关系还是没有理清楚。

  记者:据您了解,“中关村科技园区校办企业的现状与问题研究”调查报告,是否符合我国校办企业的发展现状?

  夏业良:调查报告的范围虽然只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但是基本符合我国校办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的问题,对于所有校办企业都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可信度。

  校办企业长期在学校扶持下,营造的是一种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的轻松环境,一些学校在企业内部进行资金的暗箱操作,逃避审计,从根本上讲不利于校办企业的发展。

  记者:校办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

  夏业良:校办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跟市场接轨,必须和学校脱钩。高校不能既办企业又办教育。两者同时进行,将会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实力。

  同时,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独立经营,而不应该是高校的附属物。

  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必须作出规定,才能更快更好地让校办企业和学校脱钩。将来,如果学校要办企业的话,可以采取投资的方式,甚至是投全资,但是企业必须自主运营,不能和高校纠缠不清。

  记者:校办企业对学生和老师创业有什么积极作用?

  夏业良:随着知识和科技在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校办企业成为联系高校密集知识群体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纽带。

  在一定程度上,校办企业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使高校的科研资产得到发挥,同时又反过来促进教学科研的改革,激励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简单地说,可能给了老师和学生一个实习、实践的机会。老师和学生如果有好的项目和创意,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些尝试,对他们将来的创业是有益处的。

  必须指出的是,尝试的成本都必须由校办企业来承担,加重了企业发展的负担,对企业很不利。这种尝试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

  记者:很多城市和高校都在建立自己的科技园区和创业孵化器,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夏业良:不是每个城市和高校都需要一个科技园区和创业孵化器。目前的状况是,很多高校觉得别人都有了,我不能没有,是一个形象工程。

  盲目建设科技园区和孵化器,造成了3个不良后果:第一,企业和创业者的聚集,是有自然规律的,是通过市场决定的,不是通过科技园区和孵化器的聚集决定的,如果强制聚集到一起,可能反而会影响创业;第二,大量圈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建设资金的浪费;第三,科技园区本希望通过聚合,产生更多的专利发明,可是技术研发需要全社会的良好氛围,简单融合,达不到预期效果。

  必须制止一窝蜂建设科技园区和孵化器的现象,减少学校间盲目攀比,实力强大的大学可以建自己的科技园区,但一般性大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立科技联合体。

【责任编辑:任灿辉】
相关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