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中青创家-- >> 创业案例库
APP下载

企业撑起科技创新“半边天”

一位“老科技”眼中的新变化

发布时间:2016-06-08 10: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记者 程刚

  “看到有这么多民营企业获奖,我特别高兴。”今天上午,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何国祥教授收看了全国科学大会的现场直播。这位“老科技”注意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跟往年相比,民营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数量越来越多,占到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17%。

  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像。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民营企业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民营企业,几乎就是模仿、偷专利和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在商店纷纷挂出“本店无温州鞋”的那个年代,对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们来说,不要说技术创新,就连知识产权都是个陌生的东西。

  在今天的颁奖大会上,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获奖,并已开始形成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这表明,民营企业家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价值。”何国祥说。

  在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另一组数字同样引人注目。与过去获奖者大多是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同的是,这一次,各类企业几乎撑起了奖项的“半边天”―――52.3%的获奖项目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占到36.4%。这些数字意味着,我们过去被割裂的科研体制正在逐步融合。

  何国祥在调研中遇到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怪事―――科研人员针对一种新药写了数千篇论文,但这种新药居然一直迟迟无法进入临床应用。“这数千篇论文背后该有国家多么庞大的投入啊。”何国祥感慨地说。

  这样的怪事绝非个案。在过去的科研体制下,技术研究归政府下属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应用归企业。科研远离市场需求,导致科研人员不了解市场,写出的很多论文往往无法创造市场价值。企业家们对此提出质疑:国家财政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养了那么多科研人员,到底出了多少成果?

  在何国祥看来,我国300多万科技人员中的大多数应该在企业和市场里,而不是靠政府养在科研机构里。科研机构只需要留下少数科研人员,从事那些基础性的、前瞻性的研究。这些科研项目多是企业不愿意投资和投不起资的项目,不能马上有回报,需要政府投入。

  眼下的科研体制改革已经清晰地显示出了这样一条路径: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来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以专家为主来配置资源,未来的方向势必是以企业为主体来配置资源。

  所有“211工程”大学的校长都受邀出席了此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何国祥认为,这个信号表明,“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已经被纳入了国家战略的大体系之中。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百万人口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日本的九分之一。科研人才东部多、西部少,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缺乏科技辅助人员、高级技工和科技支撑人才。与美国、日本等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薄弱,在世界一流科研项目上缺乏突破。

  科研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科研发展的需要,一直被视为阻碍科研事业发展的障碍之一。高校培养的很多大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市场急需的人才在高校里找不到。“症结在于,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是两张皮。”何国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仅需要改革目前的科研体制,同样需要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步推进。”

  “技术创新绝不仅仅只是科研界的事情,需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企业、科技中介组织、教育和司法等等。”何国祥解释说,要鼓励企业和科研中介进行技术创新,还需要国家提供一个可预期的法制环境。如果没有一套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企业的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长此以往,企业势必慢慢丧失技术创新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进步并非科学技术本身,而是一个经济过程和市场实现过程。因此,在政策层面,必须有各方面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在研发层面,围绕国家需求来组织一些重大产品或重点工程,通过集成创新和重大技术突破,形成有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在组织层面,要把企业、科研院所、大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何国祥看来,此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出现的新变化,无疑透露出一个重大信号:在制定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家战略时,决策者正是将创新作为一个体系来整体加以考量。这个创新体系的建设亦需要各方面改革的齐头推进和配套支持。

  本报北京1月9日电

【责任编辑:邓江秀】
相关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