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中青创家-- >> 创业案例库
APP下载

吉大“创新实践工程”让学生受益

发布时间:2016-06-08 10: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姚毓春 记者 彭冰

  今年,吉林大学参加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队伍浩浩荡荡,全校参赛团队数量达到623支,竟然比上届翻了两番。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晓峰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校团委实施“创新实践工程”的结果。

  在吉林大学近6万名学生心目中,校团委从2003年起重点实施的“创新实践工程”颇有吸引力。按

  照校团委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果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本科生不仅可以申请到科研基金,得到更高等级的奖学金,而且还有破格保送硕士研究生的机会。据了解,吉大每年单独拿出80个免试推荐名额,为在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同学提供免试读研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有240名学生被作为“创新人才”免试保送研究生。

  “创新实践工程”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针对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缺乏资金支持、缺少教师指导”的现象,校团委与教务处联合实施了《吉林大学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并与社科处和科技处联合设立了年资助额度为42万元的“吉林大学大学生研究基金”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有研究愿望且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提供科研经费。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陈佳是首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受助者之一。基金项目刚公布,她就迫不及待地申报。顺利通过评估后,在校团委的支持和导师悉心指导下,目前她的研究项目已经申请结项,并被评为优秀成果。自基金实施以来,像陈佳这样获得科研资助的学生已达100余人。

  注重学生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并积极向社会推介,是吉林大学各级团组织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经济学院99级本科生董一萌在参加学校“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过程中,评委一致认为他的作品可操作性强,产业化可能性大,建议其寻找风险投资伙伴。在团委扶持下,董一萌在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一家专门经营电子网络业务的咨询公司,自任总裁,并制作了中国第一部网剧《原色》,轰动了全国。其后,他又吸引到总部位于西雅图的中华商务网一同创业,并获得市科技局首批新星创业基金10万元。目前,董一萌公司的产品“善财童子”的优化排名功能使目标网站排名在Google和百度乃至多个搜索引擎的前列,公司创业4年来,已与媒体置换广告费用上千万元。

  “这些典型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出一批在校内外小有名气的‘学术科技之星’,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引了众多学生渴望成功的目光。”吉林大学团委书记张晶莹说。

  吉大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王磊,刚入学时,对数学并不十分感兴趣,但参加了数学建模协会的一次公开讲授活动后,他被建模深邃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打动,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数学建模协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钻研,他与协会其他两名同学组建的数学建模小组获得了200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美国赛一等奖,世界排名17,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同时被团委推荐免试保送数量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为给大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吉大团委大力扶持各种以“丰富校园科技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科技文化素质”为宗旨的学生社团,除数学建模协会外,如获得“全国优秀社团”荣誉称号的大学生科技协会、连续3年在全国大学生汽车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的汽车爱好者协会等,它们注重寓科技知识于活动之中,组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生学术报告会、学生学术论文评选等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也在全校营造出了浓浓的科研创新氛围。

  曾多次担任各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评委的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毅鹏教授告诉记者,“创新实践工程”实施几年以来,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水平明显提高,有些本科生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高的创新性,研究论文在高等级的核心期刊发表,“效果令人欣喜”。

【责任编辑:邓江秀】
相关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