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中青创家-- >> 创业案例库
APP下载

本科“猪倌”连锁养猪

发布时间:2016-06-06 16: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闵捷

  4月14日,快到中午了,微微火辣的阳光照在猪舍上,一块块塑料布从屋檐一直垂到地上,给遍体黑毛的猪儿们带来阴凉。

  龙波走进猪舍,猪儿们纷纷抬起头,向他靠拢。他伸手拍拍一只小猪的脑袋,小猪显出一副很受用的样子。“我喜欢它们。”龙波说,他抱起一只还没断奶的小猪给记者看,就像在展示一个可爱的

  宠物。

  他是拥有本科文凭的“猪倌”,毕业后回到家乡―――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龙安镇海源村,发展了9个加盟养猪场。

  龙波给自己选育的猪注册了商标,叫“普兰克”。他是四川给猪申请商标的第一人。4月12日,他收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证书。这意味着他拥有了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品牌。

  四川农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出身的龙波,采用了品牌策略和连锁经营策略来养猪,“这些都是我学过的东西”。他的信心在于工作的独特性:自己选育出良种猪,自己创立饲养标准。

  经营策略再好,没有好的商品也是白搭。龙波在猪身上颇费心血。进入他的种猪场,必须穿上统一提供的白大褂,鞋底要在消毒液里浸一浸。这些“普兰克”牌猪从头黑到脚,体格健壮,它们知道共用一个角落当厕所,很有秩序地轮流如厕,而不是随地大小便。爱卫生,是龙波选育“普兰克”的一个标准,此外还要求身体健康、消化能力强等等。一代代选下来,现在的“普兰克”已经普遍达标了。与普通品种的猪相比,“普兰克”吃的饲料是前者的1/3,不但省钱,还让饲养员省力。

  龙波还运用了细分市场的策略。他发现市场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大,便用很大精力选育出了“普兰克”高品质猪,把养殖期延长到1年,60公斤的高品质猪,售价1200元,主要供应星级宾馆,成了抢手货。

  其实龙波想到养猪,是在读大学以后。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一直被灌输着“走出农村”的想法,所以1996年参加高考时,志愿填的都是“企业管理”这类专业,心想企业一般都在城里,去企业工作就不用回农村了。考入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四川农业大学后,他的想法慢慢变了。

  四川农业大学鼓励学生们多去农村、了解农村。大一时,龙波到雅安附近的农村搞社会调查,发现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源是农民的意识落后,必须让农民尽快接受科学的养殖、种植方法,知识分子在农村大有用武之地。一位老师看了这篇调查报告后对他说:“小伙子,好样的,如果你愿意到农村去发展,说不定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出来。”他有些心动了。

  大一放假回家,龙波把校内一家研究机构研制的新型猪饲料带回600包。这种饲料的特点是,1天只喂1公斤猪就长肉。一开始没人相信,包括他父亲。可看在儿子的面子上,父亲试了试,效果不错,服气了,赶场天还帮龙波在市场上卖。1个月,龙波带回的饲料全部卖完了。大二,龙波成了该产品的新都区总代理,最多时1个月能挣上千元。“农业的潜力真大呀,卖饲料都能赚钱。”尝试了经营之后,龙波对未来的设计变得明晰了:要在农村发展事业,具体地说就是养猪。

  2000年7月,龙波毕业回家了。他的选择遭到了父母强烈的反对:“读大学不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吗?在城里工作,说起来多体面。”龙波只好到雅安帮着朋友管理一个公司,月薪1000多元。但只干了1个月,龙波就辞职回家了,因为“只要一静下来,养猪的想法就会冒出来,实在丢不开”。

  2001年7月,女友王旭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了,她也是新都人,一直支持龙波,为此放弃了父母给她联系的工作,要和龙波一起养猪。自然,她的父母也气得不得了。

  帮手有了,下一步就是挣钱来建猪舍。当时新都正在修建西南石油学院的新校区,两人拿出2000元,批发了手套、胶鞋等用品,在建筑工地摆了个地摊,8个月后赚到了两万元。

  他们的执著也终于赢得了父母的让步。2002年12月,猪舍在龙波家原有的猪圈基础上建成。父亲负责采摘青饲料、打扫卫生;龙波负责饲养管理,研究如何降低成本,选育新品种,提高产仔率;王旭负责通过饲料配方达到龙波提出的最低成本、最高品质、最大收益等经济、技术指标。

  村里人议论纷纷,说他们大学毕业后,可能在外面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回来养猪。龙波和王旭一笑置之。2003年3月,他们饲养的第一批60头猪仔出栏了。一些村民试着买了几只,发现这些猪仔不但很好喂养,而且长得比较快,也不怎么生病。于是当第二批猪仔出栏时,很快被当地农民抢购一空,两批猪仔就让他俩净赚了两万余元。

  由于他俩能提供仔猪饲养技术服务,这给当地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海源村2003年就有10多户农民参加了饲养猪仔的队伍,创办了规模可观的种猪场。再往后,他通过加盟养猪场的形式,把事业的疆域不断扩展。

  事业刚起步时,龙波就在考虑给猪取名。由于世界名猪多带“克”字,所以他把尾字定为“克”,希望此猪能克服困难,茁壮成长;首字定为“普”,希望此猪普及,普通人都能饲养。他们以“P”开头,以“K”结尾,在《朗文英文高级词典》中找到了“pluck(勇气)”,字典中的例句是:“Sheshowedalotofplucktoleaveasafejobandsetupherownbusiness.”(她放弃了一份安定的工作而自己创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

  共鸣产生了。他俩觉得这个例句就是在描述自己,立刻决定选用“pluck”作为猪的品牌,中文则相应叫“普兰克”,“兰”字寓意此猪拥有优良的品质。

  现在,就连当地的小孩子都知道“普兰克”是猪名了。

  龙波的9个加盟养猪场,近的在成都、眉山,远的在河北,都靠喂养“普兰克”牌猪发财。龙波的收益是管理费和股份分红。他透露说,自己的有形资产已经达到300万元,无形资产“普兰克”还没有评估呢。今年他准备再搞11个加盟养猪场。

  虽然养猪成功,但是龙波有一种隐隐的寂寞:本村读过高中的年轻人几乎都在外边工作,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的只有他,能够谈心的同龄人,也就是女友了。对年轻人不愿意待在农村,他有自己的理解:中国长期对农村有偏见,觉得农耕生活没前途,所以人们想离开农村,其实,农村虽然落后,但是落后中蕴藏着机遇,关键看一个人敢不敢挑战旧观念,去寻找机遇。

【责任编辑:任灿辉】
相关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